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他們毫不起眼的辦公室里,金喜恩正和另外5名社工一起從事一項不同尋常的工作——與“網絡自殺”潮流進行斗爭。最近幾年,韓國出現“網絡自殺”這股令人不安的潮流:有人在網上兜售自殺的秘訣,甚至還有人在互聯網上與人約定一起自殺。

兩名路人瞻仰自殺身亡的韓國藝人鄭多彬(中)的遺照,鄭多彬是近期三名自殺的韓國知名藝人之一。
近年自殺人數翻倍
金喜恩是韓國防止自殺協會的會長,韓國防止自殺協會旨在為企圖自殺的人提供心理輔導。近幾年來,韓國自殺的民眾急劇增加。今年4月7日,兩名女子的尸體在首爾南部一個一室的公寓里被發現。死者生前把公寓門窗密封起來,然后燒炭自殺,結果因吸入過量的一氧化碳斃命。有報道稱,這兩名女子生前通過互聯網認識,隨后結伴自殺。
在過去25年,韓國從一個世界上自殺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變為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韓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5年,韓國每10萬人當中有24.7人自殺。
最近幾年,韓國的自殺數字驟升,從2000年的6440人增長到2005年的12047人。
互聯網成為“幫兇”
目前,韓國政府并沒有多少自殺個案與互聯網有關聯的統計數據。但韓國社會學家金正晉曾經對1998年6月至2006年5月之間的191宗集體自殺事件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自殺者生前曾經在互聯網聊天室與人達成自殺約定。
與此同時,日本也出現類似的網絡自殺潮。日本警方提供的數字顯示,在2005年發生的91宗自殺事件當中,有34人曾在網上達成自殺約定,比例是2003年的3倍。
今年4月,韓國一個網站上出現一名匿名青少年的帖子,上面寫道:“我真的想殺死我自己。”這名青少年抱怨自己在學校被人欺負,父母還逼著他要提高成績。這名青少年寫道:“我只有3萬韓元,有沒有人能賣給我一些自殺藥丸?我不想跳樓,那太痛苦了。”
金喜恩表示:“過去人們喜歡用‘我們一起去死吧’之類的博客名,但是他們現在更小心翼翼了。那些有自殺意圖的人一旦認識之后,就會關閉網站,改用電子郵件或者手機聯系。要找到他們,需要大量的功夫和很好的運氣。”
“多管齊下”防自殺
從2005年開始,在民間團體的極力爭取之下,韓國互聯網管理公司開始禁止博客名稱上出現“自殺”和“死亡”等字眼。網民如果在搜索網站上輸入“自殺”一詞,那么出現在搜索結果前端的將會是防止自殺中心的網站。
與此同時,韓國政府也開始采取措施遏制自殺事件。由于接近四成韓國人選擇喝農藥或者跳樓的方法自殺,政府正在考慮降低農藥的毒性,并在樓頂和橋梁安裝更多的屏障。在2003年,有95人在首爾地鐵站跳下地鐵軌自殺。現在,首爾地鐵站已經安裝上玻璃隔墻。政府還計劃在地鐵站安裝監控攝像頭,以防自殺事件發生。
2005年,韓國政府監管部門——韓國互聯網安全委員會關閉了566個鼓勵自殺的博客、聊天室和論壇網站。當年,韓國自殺事件比前一年增加了93宗,而在第二年,自殺數字下降到了147宗。但是今年頭4個月,韓國自殺數字已經上升到161宗。
韓國防止自殺團體平均每個月發現100個自殺主題網站,并向互聯網安全委員會舉報。有一些情節嚴重的網站將被警方以協助他人自殺或者出售危險藥物的罪名起訴。
社會學家分析自殺率增長的主因:出人頭地壓力大
有社會學家認為,社會迅速現代化使得韓國人承受的壓力倍增,這是自殺率增長的主要原因。但是,他們也提出警告,互聯網正成為韓國人自殺的“幫兇”。韓國同時也是全球互聯網寬帶業務最普及的國家之一,互聯網已經成為幫助企圖自殺人士聚集和交流自殺手段的“致命工具”。
首爾國立大學心理學教授洪康億表示:“最令我擔心的是韓國的自殺率可能會有增無減。”韓國花了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從一個農耕土種的社會發展成為一個競爭激烈的高科技社會。很多韓國民眾無論是在讀書還是工作,都承受著要出人頭地的沉重壓力。
與此同時,傳統的“精神支柱”,例如家庭,卻正在崩潰。韓國的離婚率已經創歷史新高,而自從上世紀90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很多韓國人更是失去了保證一生衣食無憂的“鐵飯碗”。2005年,韓國首次出現中學生示威游行活動。數以百計的中學生在首爾市中心聚集,發出“我們不是學習機器!”的呼聲。他們還向15名不堪學習重負而自殺的學生表示哀悼。
(來源:新華網 編輯: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