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港澳高校細數利弊 [ 2007-05-09 09:25 ] 今年有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10所高校和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5所澳門高校在內地進行自主招生。以往另類的選擇在今年顯得很平常。香港的高校如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國際排名都位于五十強內,同時,香港高校的高額獎學金也頗吸引人眼球.那么對大多數的考生來說,報考港澳學校究竟有哪些利弊?
[利]選港校有3大吸引力 吸引一:永久居留權根據相關規定,內地人員只要在香港工作生活7年以上,就可以得到在港的永久居留權。而去香港上4年大學后,如果繼續在香港工作3年就可以順利地拿到香港永久居留權。只要得到香港的永久居留權,除了美國,去其他100多個國家都是可以免簽證的。吸引二:就業前景就讀香港高校的就業前景也是考生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香港作為一個國際經濟中心,就業機會很多,從香港的大學畢業,可以留在香港工作,到國外讀研也可以,即便沒法留在香港,到內地找工作可能也會更方便些。同時,不少家長就是看中了香港擁有更多的大公司、更多的就業機會,才選擇把孩子送去念書。吸引三:國際化學習環境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商業文化發達,與國際經濟、文化溝通便捷,這對于內地求學者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在香港念書可以接觸到與內地不同的文化觀念和知識范疇,有助于開闊眼界。
[弊]要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 注意一:高昂費用面對目前出現的越來越多的考生青睞香港高校的情況,晨報提醒,考生還是應該根據自己各方面的情況,如成績、能力、專業興趣、個性以及家庭經濟狀況等,理性地進行選擇。因為,在港澳讀書一個內地考生每年要交少則幾萬,多則十萬或更多的港幣。這對內地大多數家庭來說,是存在困難的。注意二:較高英語水平另外,如香港高校普遍對考生英語水平要求較高,高考成績要達到考生所在地的本科一批控制線等,這些也成了很多考生難以跨越的關。而且香港的高校大多數用英語教學,考生的英語聽力和口語需要特別好,這樣才能適應港校的學習環境。注意三:不要盲目跟風選擇港校不應盲目跟風,還應理智地選擇。香港的生活消費水平高,對于一些家境一般、獨立能力不強的學生,讀香港高校也許會有一個比較長的適應過程。
(來源:晨報新聞
吉林師范大學通訊員 李楊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