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5年大陸正式招收臺灣學生以來,已有數千名臺灣莘莘學子跨越海峽來到大陸高校求學。最近,筆者走進北京高校,采訪了幾位臺灣學子。
臺灣大陸都是我的家
金門籍學生隋蕾今年選擇了在北京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對于隋蕾來說北京并不陌生,因為父母都在北京的臺資公司工作,隋蕾會經常來北京與父母團聚,這次報考大陸高校也是在父親的建議下決定的。
“雖然很多親戚在臺灣,但是現在每次回去都有一種度假的感覺。”隋蕾笑著說。
由于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臺灣學子對大陸的了解越來越深入,民族認同感越來越強。
據北京市教委統計,目前在京的臺灣學子有1307人。與臺灣隔海相望的福建是大陸最早招收臺生的省份。據福建省教育廳的數據顯示,迄今福建累計招收臺生已逾3000人。
北京大學臺灣研究會理事長夏雯震介紹說,在臺灣,到大陸求學已經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認可,臺灣街頭甚至可以買到介紹大陸高校招生的書籍,一些中介機構也看到了這個巨大的商機,紛紛開辦相關業務。
為了讓臺灣新生家的感覺更濃,北京大學臺灣研究會去年為每一位臺灣來的新生都預先選了兩位學伴,一位臺灣的老生,一位大陸的學生,以便更好地去解決新生們在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問題。
臺灣學子看好中醫
在臺灣私立“中國醫藥學院”完成了本科學習的丁竟群,去年終于如愿以償拿到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大陸的中醫醫術高超,加上這里地大物博,藏龍臥虎,更能取到‘真經’。”丁竟群說。
調查顯示,中西醫學仍然是臺灣學子比較青睞的專業。
據統計,目前到大陸就讀中醫藥學系的臺灣學生高達5000人,其中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就讀的臺灣學生就超過了500人,吸納臺灣學生的數量已居全國高校之首。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被列入教育部“211工程”的中醫藥大學,成為臺灣學子學習中醫的首選。
北京中醫藥大學臺港澳學生培訓中心的蘇華主任認為,師資力量雄厚,實踐空間廣闊,大陸中醫學歷在歐美等地認可度較高,是中醫廣受臺灣學子青睞的主要原因。
受歡迎的不只是國家重點高校,福建中醫學院這樣一所地方院校,也有400多名臺灣學生獲得了學士及以上的學位。目前在該校就讀的臺灣學生還有160多人。這些畢業生有的返臺后擔任了當地中醫師公會的負責人,有的通過了臺灣方面的職業“特考”,還有的已成為中醫藥大學的骨干教師。
呼吁承認大陸學歷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臺生林振旭曾經算過一筆賬:為了回家,他必須早上8時多起床,趕上10時50分飛香港的班機,13時20分抵達香港后需在機場等到15時15分才能轉機飛臺北,16時50分在臺北下機后,還要坐1小時的車才能最終到達他位于臺北市中心的家。“這樣,一整天就花在了路上。”
“清明、端午、中秋、春節4個節日現在已經有了包機,希望兩岸能增加學生包機。”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鐘啟陽說。因為大陸高校的放假時間與包機時間相距太遠,所以經香港或澳門中途轉機是臺生無奈的選擇。
雖然臺灣學子到大陸就讀還有很多不便,但是這并不能阻擋臺灣學子求學的熱情。
“每一個來大陸上學的臺灣學生,在來之前不可能不知道大陸的學歷還不被臺灣當局認可,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大陸上學。因為在這里,他們可以查到第一手的資料,見到那些以前只在書本上讀到名字的老師。”曾在臺灣媒體任職、現在大陸攻讀MBA的臺灣學生李永忻說。
最近,陳水扁再次聲稱,在他任內絕不會承認大陸學歷。此話一出,在大陸求學的學生大嘆失望。臺生表示,會來大陸念書,只是多一條學習渠道,而臺當局的決策,最后只會逼得他們留在外面發展。
事實上,島內輿論近年一直在呼吁臺灣當局盡快承認大陸學歷。一項由“臺灣留學大陸青年學生發展協會”發起的調查顯示,島內近五成的企業主“愿意接受大陸學歷”。
而在臺灣上班族中展開的類似調查顯示,有逾七成的受訪者認為臺灣當局應承認大陸學歷,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陸臺生熟悉兩岸文化,擁有大陸資源、人脈以及全球視野。(何儒杰)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