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舉辦臺英生命科學研討會
帝國理工學院的學生展示的是有關(guān)痛感的研究
牛津大學舉辦了一場多名臺灣和英國知名科學家參加的生命科學研討會,也安排學生展示研究成果。
臺灣最高學術(shù)研究機構(gòu)--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博士、來自臺灣大學、慈濟大學等學校的生命科學相關(guān)頂尖研究人員參加也從臺灣參加這次的研討會。
牛津大學的數(shù)位細胞學、生化學專家也出席表示支持。
主辦單位還邀請了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布倫納(Sydney Brenner)在研討會上與參加者分享研究心得。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研討會是由在牛津進修博士學位的黃琦芳發(fā)起,并由其他不同科系的同學共同合作之下完成的。
生化、細胞、基因、臨床醫(yī)學等領(lǐng)域的學者共聚一堂,同時進修生命科學的學生們也向這些前輩們展示目前做作的研究。
來自愛丁堡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布里斯托大學等學校的學生利用布告板介紹自己所做的研究。
黃琦芳說,這次的研討會除了學者專家之間的交流之外,也希望為學生和學界搭起一座橋梁,讓臺灣的學界知道學生們的研究、未來返臺之后還是可以繼續(xù)他們研究之路。
翁啟惠認為這次的研討會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希望在英國留學進修生命科學的學子未來能把研究帶回臺灣、為臺灣的相關(guān)研究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