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日記:我的謝菲爾德
王姌在謝菲爾德度過了五年的留學生活
五年前第一次踏上英倫大地,就在謝菲爾德這個鋼鐵之城開始了我的留學旅程。從預科到大學,再到研究生,在這個城市一住就是五年。臨行臨別,記憶竟如潮水。無關人事,單單只是這個城市。
謝菲爾德曾經是英國著名的鋼鐵城市,在工業革命之后,其地位曾顯赫一時。也正因為如此,在二戰期間,曾淪為德軍的重點轟炸對象。二戰結束,第三次工業革命緊隨其后,謝菲爾德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在這個城市隨處可見一些歷史痕跡。老舊的工場,轟炸之后依然矗立著的樓房。這些都是這里的人們決議要保留下來的。哪怕已經是斷壁殘垣,這都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
我聽一個英國人講過這么一個笑話:一個美國耶魯的園丁問英國劍橋的園丁,為什么你們的草坪打理得如此好。劍橋園丁說,我們每天都要灌溉修理。耶魯園丁說,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啊。劍橋園丁說,我們可是這樣做了三百年。
這真是個引人深思的笑話。這與我的國家不同。在中國,拆遷,重建打磨掉了一個民族的過去。那些歲月的痕跡在改革的浪潮中無處遁形。
另一處吸引我目光的風景是這里的樹。每年一到九月樹葉開始飄落,暗示著冬季即將來臨。一直要等到來年的三四月,春季才肯款款光臨這片土地。也就是說,冬季占領了半年的光景。冬季漫長而凜冽。刮大風的日子暴露在寒風中的臉都吹得生疼。而那些樹木依然在寒風中站成了一種莊嚴。
不似亞熱帶地區的樹木,一半在泥土中生根,一半在風中飄揚。英國的樹木有著更堅毅的品格。它們熬過無數個漫長的冬季,無論孤獨寒冷怎樣侵蝕它們的軀干,依然抱著始終如一的態度。不卑不亢,堅守陣地。
這就是謝菲爾德這個城市帶給我的一些感悟,這座城市如同一位老紳士,在訴說著一些亙古不變的道理。多年以后,我想我也會記得這座城市,這一棟樓,這一棵樹。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網友如要發表評論,請使用下表: